水墨现场:一次加压与减压的实验
[2012-7-3 5:21:51]
水墨现场:一次加压与减压的实验
主办:上苑艺术馆
策划:成浦云
地点:上苑艺术馆成浦云工作室
摄影:马玉江(上苑艺术馆2011、2012驻馆艺术家)
时间:2012年6月28日下午
参加实验的艺术家——上苑艺术馆2012驻馆艺术家及特约来宾
乌拉Ula,波兰籍,
蓝春雷,中国
成浦云,中国
张大我,澳籍,特邀
第一次笔墨对话开始:乌拉Ula
乌拉Ula、蓝春雷
乌拉Ula、蓝春雷、张大我
Ula乌拉、蓝春雷、张大我、成浦云
第二次笔墨对话开始:Ula乌拉
第二次笔墨对话开始:Ula乌拉、蓝春雷、
第二次笔墨对话开始:Ula乌拉、蓝春雷、张大我……
第三次笔墨对话开始:Ula乌拉、蓝春雷、张大我、成浦云;四次、五次轮番笔墨对话之后……
Ula乌拉在轮番对话之后,下笔越来越……
蓝春雷
张大我
最后,成浦云在一张白纸被四名艺术家轮番对话后,几乎黑成一片的纸上签名。
完成笔墨对话后,四位艺术家说了什么?清楚吗?
面对一件艺术品,一般观众总会动用自己已有的视觉经验开始他的审美历程,这件作品是否符合他的经验,常常决定这件作品是否被他喜欢,如果他喜欢并完全接受这件作品,他的心理压力会在一种愉悦中得到放松,但如果他不接受或质疑这件作品,他就会动用自己的经验来挑剔并指责这件作品,再具体一点,他会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强加给这件作品。这形成了艺术审美中的“心理压强”,这种心理压强的一极是减压(因愉悦而缓解心理紧张),另一极是加压(因经验的不对称而向作品加压),但无论是减压还是加压,又都分出两类,一类是主动迎合,一类是自动契合。主动迎合一般体现在“行活”艺术家和普通观众、买家之间;自动契合则是艺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心领神会——艺术家没有迎合观众而被观众喜欢,观众没有刻意奉承作品而成了艺术家的知音。
但加压就非常复杂了。因为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对称的情况非常少,尤其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画种界限被不断打破,艺术标准被不断改写,个人审美的范围被不断扩大,否定远远多过肯定,莫衷一是远远大于众口一词,所以讨论、争论越来越多,但这些讨论和争论又常常流于学识炫耀和无聊的口水战,于是,无声的“视觉讨论”有了发言的机会。
在艺术的讨论中,有针对某种观点的言语讨论,有针对具体作品或艺术现象的的案例讨论,有批评家和批评家的讨论,有批评家和艺术家的讨论,有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讨论,当然也有艺术家们之间的讨论,但这些讨论基本限于言语和书面,完全的“视觉讨论”几乎没有。很多人不会把没有文字和话语的讨论当成“讨论”,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人对“视觉思维”这个概念还非常陌生,除了绘画作为“语言”在今天被忽视,还因为中国艺术家几乎没人知道格式塔美学的重要人物、视觉心理学大师鲁道夫阿恩海姆的存在。其实,即使脱离相关的理论背景,生活的某些现象和经验也足够支持这次实验的动机,例如聋哑人的哑语交流,正常人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的传递,都隐藏或昭示着某种信息和情感,并能够形成“讨论”和交流,艺术家的笔触作为“手语”,笔触之间的关系又作为对某种秩序的建构,都无不体现着他本人的态度、立场和情感,艺术家在他本人的绘画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这个完形阶段包含着肯定、否定、兴奋、沮丧、破残、完整……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己和自己的讨论过程,如果把艺术家个体内部的这种挣扎扩散至他人,就变成了若干个艺术家之间的对话,只是这种“对话”只须动手而不用动口。
此次实验,是我对视知觉理论的一次理解。这类实验在西方已经很多,但至今为止中国还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加上出于操作方便,选用了宿墨和宣纸这两种媒材,还特意安排了没有任何中国经验的波兰女艺术家乌拉参与,这样,对话的距离更远,但“实验”的意义也更大。
——成浦云
查看34098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