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阁楼的房子》
1、您当初创作《带阁楼的房子》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是作为私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吗?您想通过它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没有象一般的连环画一样采用相同的画面尺幅?
答:因为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契诃夫的小说《带阁楼的房子》,一直想用绘画来表现它。但直到1966年才觉得具备了这种能力。正值《中国连环画》杂志向我约稿,我就自已根据契诃夫的原著改编了脚本。原作是以俄罗斯的大自然为背景,男主人公以风景画家列维坦为原型。所以我在画中大量使有列维坦的风景作场景。而且尽可能以俄罗斯绘画风格进行创作。为了使表现更加自由,没有使用统一的尺寸。
2、《带阁楼的房子》一直没有公开展出过吗?为什么?那么这次为何选择在北京的环碧堂做展览?您希望这次展览达到什么效果?
答:2001年曾在上海艺博画廊展出过。这次因为在环碧堂展出新作,所以同时展出《带阁楼的房子》,是想和现在的风格作为对照。
关于开放工作室
1、您的工作室是非常有特色的建筑,当初是怎么想到建立一个这样美丽的开放工作室的?目前举办过那些交流活动呢?
答: 1996年,著名建筑师刘家琨为我设计了这个工作室,当初是为了有一个足够大的空间可以画画。但这个建筑的尺度和空间比例都更象一个美术馆。所以,工作室建成后,有不少人前往参观,我和刘家琨就商量打算将这里发展成开放工作室,开展跨学科,跨艺术门类的文化交流活动,向文化艺术界有志于构建当代多元化对话平台的同仁提供交流场所。作为建筑本身,它已具有某种特别的文化身份,作为各类文化活动的载体,它又有着完善的使用能力,因此这个工作室的确已具备了建筑和艺术等不同层面上的多重意义。后来,全国“中青年建筑师论坛”的会议在这里举行,也办过综合性的展览《专业余》。还有很多次行为艺术展等。
2、听说您把这个建筑用观念摄影的方式做成了另一个作品,能介绍一下吗?
答:在《专业余》的展览中,我把这个建筑用解构的方式重表组合成一个超现实建筑。
关于生活方式
请您谈谈在美国的生活与旅行中您最深刻的印象,以及对您生活的影响好吗?
答:在美国生活一年,最大收获是拓宽了视野,是我的绘画风格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我从乡土题材转变为个人化的与城市有关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