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介 | 建筑艺术 | 文学 | 新闻 | 上苑艺考 | 艺术家专栏 | 驻馆艺术家 | 书讯 | 国际创作计划 | 艺术品市场 | 上苑人物 | 艺术批评
文章搜索:
标题 作者 内容
只能搜索中文、英文、数字,不得搜索符号!
新闻 > 艺术活动
都市的图案-孙钧钧的新绘画 策展人:高名潞

[2014-3-16 20:49:45]


都市的图案-孙钧钧的新绘画


策展人:高名潞
时间:2014324201454
地点:藝術門画廊,上海市江西中路181



NO.1352 173X158CM 布面丙烯 2013 孙钧钧(2012年上苑艺术馆驻馆艺术家)

 

孙钧钧于中国举办重要个展,呈现其最新绘画作品

由高名潞策展,探索人性与机械重叠的当代都市表情

  


前言

 

孙钧钧的作品比较关注表现自己的感性心灵世界。这批新作品受到了纽约等现代都市景观的启发,但是,并非是对这些现象的直接描绘。相反,画家注重把心理上对都市化、工业化的复制性、机械性的反应变成绘画语言本身。通过滚动复印和个人手绘相结合的绘画形式表达都市现实和心理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平衡。这批新作打破了传统抽象格子的平面性逻辑,融入了民间喜庆的热烈和个人温情的深度。人性和机械的重叠或许正是当代都市的真实表情。

 

高名潞



展览日期

2014324日-201454

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1030-下午7

传媒预览:2014323日(星期日)下午4时-6

开幕时间:2014323日(星期日)下午6时-8

 

藝術門,上海市江西中路181号底楼(近福州路)

 

上海藝術門隆重呈献中国艺术家孙钧钧的重要个展《都市的图案-孙钧钧的新绘画》,由中国当代艺术的杰出学者和策展人高名潞教授策展。展览展期为2014324日至201454日。

展览《都市的图案》将呈现孙钧钧2013年创作的20幅全新作品,视觉上相互冲突的色彩营造出耳目一新的活力空间,繁复的画面层次中,细腻丰富的纹理和笔触若隐若现。在这一新系列作品中,孙钧钧将她对纽约等大都市景观的感受作为创作的引子——诸如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建筑外墙上耀眼的反光、霓虹灯和广告牌,并在作品中融入对城市和工业化的深度个人感知,她的感性心灵世界与都市表情共同交织成全新的绘画语言。

孙钧钧大胆突破以往的创作模式,将传统意义上极不和谐的色彩并置起来,同时在画面上结合或正方、或长方形的块状图案与灵动、颤抖的笔触,在深刻的冲突中达到不同的视觉表现与体验。

 

关于城市‘格子’的对话

高名潞、孙钧钧 201310

 

高:你一套系列和之前的比较起来显然差别很大了,最重要的是之前的手绘性效果比较强。目前的这个新系列花布格子的感觉更强。

孙:是。 

高:之前的作品有自然的参照,也比较尊重个人在画的时候和参照对象之间所引起的自我的即时性感受,通过手绘,通过构图,通过色彩甚至空白、笔触、机理等等表现这种感受。但是目前这一套绘画不是遵循之前的方式。你可以谈一谈,怎么样从以前转化到这一系列上来的? 

    孙:对,首先我觉得脉络还是一致的,我去年那一批画了几十张吧,然后去年夏天我就开始酝酿这个转变,因为我想画我2013年,就是我现在生存的环境,其实我觉得今年这个新的系列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们现在生存环境的一个体会,一个感受、一个表现吧,去年冬天从北京回到纽约。我以前的创作的来源呢是大自然,自然母亲,我老是去纽约上州去采风,找到那些原始的小森林啊,湖泊啊溪流啊花草啊,然后看到光和影的变动找到灵感,但是在现场我并不写生,回到工作室以后我把脑子里的那些东西再反应到画布上。

但去年在北京的宋庄艺术区,虽然在乡下,但是因为也开发的很厉害,很难找到非常原始的风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小河塘,就画了一批,后来眼睛特别干涩。哎,我到哪里去找那么好的风景呢?回到纽约正好是冬天,我就很苦闷,后来天天在城市里瞎逛,结果看到时代广场啊,看到摩天大楼啊,看到广告牌啊,霓虹灯啊,我就想,我就干脆画一画这个唾手可得的城市吧,我天天的生活的城市,那种霓虹灯啊,包括那种大楼玻璃幕墙的反光,那种特别极致的金属的颜色,所谓暂且称为一种后工业的颜色吧。这给我非常大的刺激,包括有一些银行的一些标牌啊,那种蓝,银光的蓝就像那种,笔记本电脑啊那个银光屏幕上的颜色。画一画我现在生活的都市感觉,怎样获取一种新的东西?正好我那时候也在寻求一个转变。然后我就在做了一些尝试。

然后另外一个方面我也想把颜色推的更极致一些,就是对比更强烈,用一些平常可能在古典意义上并不一定很协调的颜色,把它放在一起,粉红、橘黄把它全部放在一起,看能不能在这种极致中达到一种新的视觉的平衡。

 

    高:对,看你的作品和你刚才所描述的这种感觉以及好象突然又有产生了另外一种灵感,受到大都市这种灯红酒绿景观刺激,这些东西显然是还是能够引起人的都市联想的。比如说它鲜艳的颜色而且很多方块的形状,虽然它是参差不齐的,但是放在一起也可以说是一个街区啊或者什么的。但是我觉得好象它还不是一个写实性的东西。人们也有可能会想到很多民间的那种花布,编织物。关键的问题主要在于你用的基本形状是方块,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或者是长一点短一点的。这样一个基本形状呢会让人们联想到不同的东西,不仅仅是城市。

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你运用的这种层次,就是除了这个刚才我们说的这个方块,这个基本的形状以后,你的绘画好象在强调这种层次感,这个层次上面同时还有纹理,这部分纹理它我觉得还不是传统绘画手绘的那种机理和笔触,因为你这个纹理其中有一部分是就是那种预先用滚子滚动上去的一些东西。尽管你加上一些手绘的东西,不管怎么样,这里头它有一种东西它是和传统手绘相抵触的东西,而这个相抵触的就造成了这种装饰感和批量感,就是装饰性和批量性,而装饰性和批量性它恰恰是传统所排斥的东西,因为批量性和装饰性呢是工业化的东西,工业化的东西就得要能够复制,一旦能够复制的话它就要颠覆所谓的个人表现。个人表现需要得非常微妙,手绘让你激动的是什么?

    孙:对,高老师说的非常对,您说的那个装饰性和批量性,其实我现在是刻意把它加进来的,为什么呢,我想把它做到一种视觉效果,就是机械和手工的结合,我就是想完整的保留,最大限度的保留去年的那个风格里面那种手绘的,就是你说它是激情也好,说它是感受也好,那种手绘的那种灵动的东西,那种颤抖的灵动的东西我想最大限度的保持下来。当我可能比较刻意加入很多机械,我权且称它为机械的东西,就是一些roller,滚子滚出来的一些效果啊加进来,然后把它做成一种冲突的感觉,我看能不能视觉上带来一些新的东西,新的冲突的平衡,包括颜色,包括纹理上我也让它冲突起来,包括您说的就是把它批量性的,所谓后工业时代那种批量性的装饰性的东西放进来,看能不能达到一种和手绘的东西放在一起,一样能够引起所谓心灵的,或者视觉的一种震撼效果,或者触动。

而且,这种批量性的装饰纹理,很多是我自己定制的纹理,哪怕是滚子滚上去的一些纹理,就像高老师刚才说的,能不能联想到民间的一些东西啊? 或者可能会是一种在人的脑子里出现回忆的东西,那种叫motif的东西。这些可能会引起一些温暖或者不温暖的联想,都会有一些感情上的触动吧。我今年回美国还会多刻一些这种滚动模板,比较有意思的,从各个不同文化中来的,比如中东啊,亚洲啊,寻找一些参照,或者自己创建一些这样的纹理,把它刻到滚子上去,看看有没有一些新的视觉效果。

但是我不想把这些机械的东西做的太表面,我想让它们,就是像您刚才说的,在层次里面若隐若现地推进去或者拉出来,不想做的特别刻意,然后最终还想呈现给观众一种是手动的感觉,就是手绘的感觉。

    孙:是的。

    高:所以,第一,你的方块和方块,从平面的这种效果上来说它不存在一种互相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哪个放哪儿正确哪个放哪儿不正确不特别重要。第二个就是说,还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深层性,这和传统抽象画的几何平面不一样。格林伯格就说抽象画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平面性,是吧?如果方块有了深度感和感情化的东西,它就不纯粹了。不纯粹恰恰是现代主义反对的。

其实西方的批评家西方的理论家描述和讨论这个方块和格子的历史已经很久了,也挺有意思的。格子是晚期出现的,他们认为格子是对早期方块的一种颠覆,像马列维奇、蒙德里安那是方块,或者大小不均匀,排列有结构和主次的‘格子’。方块一旦平均大小,平均形状,对于早期现代主义而言,就没意义了。所以,构图的逻辑主次啊,中心和边缘啊,线条的粗和细啊,红和白啊,黑啊,等等,是一个逻辑关系。后来的西方抽象画,特别是极少主义之后开始画格子,特别是单色的格子。它就等于是对早期那个东西的一个抵消,就是抵消了它原来那个意义,格子本身的意义。

为什么罗嗦这些,是因为从你的方块想到这些。我觉得,方块和格子那两者的观念,好像在你这里都不存在对吧?

    孙:对,这个很关键。

    高:第二你也不存在一个所谓颠覆性的一个问题,因为你这里头,你还是很注重这个方块和方块之间,特别是方块和它下一层的那个方块之间的深度关系,以及方块和线条的表现性的关系。而且方块的滚动的机械性肌理,和你手绘的,不管是刷子还是画笔线条之间的那个统一关系。这种平衡手绘和机械滚动,平面和深度,感情和冷漠的努力似乎和那个所谓的后现代或者当代人们津津乐道的颠覆性好像没有太大关系的。还比较古典。

    孙:对。

    高:这个容易产生多义性。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有人会看到这种画,认为它带有破坏性、带有颠覆性。

    孙:嗯,猛一看是。

    高:因为用荧光,很热闹。

    孙:是的,但是,它手工性还是很强的。

    高:正是,它的手绘的图案性,使每幅画都可以成为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所以,它那种可重复性和可批量性的特点就出现了,同时图案的独立表现性和图案的连续性反而统一了。

    孙:啊?哦…

    高:比如,如果你把它们,也就是目前的独幅作品拼起来的话,你不论拼多大,你拼上十张二十张,拼在一起,它都是一张画,只要你原来每张画尺寸都一样的。

    孙:哦,有意思,是。对,它拼在一起反而它的概念就出来了啊。说的对。

    高:对,出来了。二方连续成了二元平衡。这个就是这种复杂性能让人家产生多义的解读就是张力,就是复杂性,就是一个审美和文化的一个张力,比如就像拳头,你要握起来的话你就很有力量,但是它的面积要比这个张开的时候要小,但是它的张力很大,比张开的那个张力还要大,因为它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矛盾性,互相的之间的抗衡性都在这个里面。

    孙:刚才高老师提炼的真好。复杂性,对,是说的对。

    高:要闹中取静,我们生活在这个都市里面成天就是这样,它的复杂性在里面。你说光要呆在村里也不行,你真正到美国也没有真正的村了实际上,美国走到哪个角落他也是工业化,他也都更工业化,这就是我们生存的一个基本的状态,这种生存的状态你说它是现实,你说它是一种文化,你说它是一种心理,你说它是一种哲学,你说它是什么都行,但是它这复杂的张力的这样一种多种矛盾交织在一种张力,这是一个存在的一个东西,但是存在的这些东西倘若你真正地理解它了,真正地能表现它了,实际上所谓的表面的哪种风格,哪种色彩,哪那种图案也好,或者是哪种笔触也好,都是表面的。对于你来说,你用什么都行,你照样还可以把那个东西表达出来。

    孙:这些东西描述的非常好,复杂性,我以前都用杂交这个词来形容的。

    孙:有时候作画的直接动力就是层次一定要多,把它弄得纷繁,七八层、十几层,层次穿插,我比较在意这个。前面几遍相对轻松一点,就是后面收的几遍困难一点,收的时候特别小心,收的时候,我有时候可能坐上一整天,看看,主要还是看看那个视觉效果,有时候想造成一种冲突的效果,我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让它冲突起来,看它能不能在冲突里面达到新的视觉的愉悦感。这样就基本上告别了以前那种视觉感受或者说是套数吧,我知道以前那样画会很美啊,但是我就不那样画了,我就走它的对立面。而且,说俗气一点,我基本上是什么难看的都往一块放,特别是在开始的那几层。这次我就跟以前那样的美的视觉感对立起来地画。就这样的,就是自己给自己一点视觉的挑战吧。 最后几遍收的时候,特别是最后一两遍收的时候,比较小心一点,然后会做很久,看。前几遍一般都特别丑陋,收完以后好象好看一些。 

    高:你指的丑陋是什么意思?

    孙:丑陋就是说基本就没有办法看,好象就特别难看,基本上没有视觉的愉悦感,但是因为我内心知道最后一两遍会变成什么样子,会比较有耐心等,等它干,然后做最后一两遍,丑陋就是,好象基本上画面都不成立的感觉。因为很多画面要覆盖掉,再让它半透明出来。有时候我也会稍微比较随意性的。比如前两三遍我可能会去尝试放一些东西啊,就是不按我的习惯,这一批作品都不按自己相对熟悉的一些套数去做,而是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谓乱七八糟的图形啊,颜色啊,随便放。放完之后自己也感到轻松,创作过程也会有一种快感,因为很随性嘛,那最后几遍我就会比较用心去收它,那时候就会多一些理性,初期几遍就是所谓感性的多一点,或者说感性、理性都没有,就是随便把它往一起放,然后再把它组织起来。

    高:你注重回到画自己的世界了。

    孙:没错,是这样的,其实你说的非常对,高老师,可能我最初原始的刺激是来自于感受那边,但并不意味着我画画的时候就想着霓虹灯啊或者什么什么的。那只是一个引子,导火索而已.

    高:和它们没有太大关系了。

    孙:没有多大关系了,说的对,是这样的。

    高:所以正是这样你能够回到那个你大脑当中的一种融合起来的一个形象当中,那个形象就是你刚才讲你最后要追求的那个东西。所以你必须得从一开始进入的那里跳出来,一些人可能不太容易从直接的对照的现实当中跳出来,也有很多人不太容易从既有的那个艺术史的原材料当中跳出来。

    孙:对,是。一定要跳出来。

    高:不跳出来就不容易创造出东西来。

    孙:对,就淹没在复制品的汪洋大海里。

    高:其实呢,你如果跳出来的话,实际上人们越容易从你的作品往现实当中去寻找某种联想,去寻找某种语意,语意关系。我在想,是不是也许有人会看你的画是大字报嘛?

    

    孙:有人说我的像大字报,哦对。

    高:是吧,我一猜肯定会有人觉得你这个就是大字报嘛,我们这一代人看的太多了,墙上刷大字报一层盖上一层,就是这个效果嘛,呵呵。其实你画的也许正是那个你根本就没有想到的那些东西。

    孙:没有。还有些人觉得像拼贴,像那个花布拼贴,他们乡下的所谓的民间的那种东西。

    高:花布拼接大字报嘛,这些东西都是,有意思。

    孙:还有些人看到什么甲骨文之类的,就是中国的古文字,我都看不见,我说我没往这方面联想。

    高:这个东西人们如果说它是大字报也好,说它是一种拼贴也好,或者说它是民间的编织物组合在一起,这些东西它都是非个人化的,但是在你的画当中,你觉得你的这个个人化,它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高:也不是个人的风格,就是个人的痕迹吧?

    孙:痕迹,哦,痕迹…

    孙:是啊,怎么找我呢?就是好象混搭的那种感觉,杂交这个词不太好听,就叫复杂性吧!有一种流淌的东西,但是流淌也不是彻底的流淌,它是一种控制性的流淌,我可以控制它流淌到什么程度,比如说这个流淌是一个很灵动的东西,就是一个根,过去叫感性的东西吧。当我一般把它控制住呢它就成为一个理性的东西,就是比较理性的非常控制的,我要控制它流到哪里为止我就把它放平不让它再淌了,包括控制它淌的粗细。我不是说随意任它,我控制性地流淌它。包括那个方块,我有些时候特意多放一些颜料把它滚下来,再滚过去,然后再滚一遍的时候呢,靠方块下边沿的一部分,就是底边会有一些颜料因为重力它会渗下来一些,这会让它很有一点灵动的,手工的痕迹感吧。我是刻意去做这个东西的。可能一点点这样仔细做,就是我手工的痕迹吧。

    高:对,其实我觉得,就是你说的对,你说的这个跟画面还是贴切的,其实你的这些画挺粗中有细的。

    孙:对,谢谢,哈哈。对。

    高:可能跟你的,我觉得跟你的整个经历有关。虽然你从国外来,但是你在国内生活。但是你总的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单纯一些。

    

    孙:单纯,是的。

    高:单纯的话就有一定的空间,在你的大脑时间和空间里面,留给你一些地方能够去抠那些刚才所说的那么多矛盾性的东西。

    孙:对,是。


 

高名潞

高名潞教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杰出学者,曾在中国美术馆策划中国现代艺术展1989),此为中国第一个抽象艺术展览;作为策展人,他又将这一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展览带至美国,命名为蜕变与突破——中国新艺术展1999),首次展出于纽约亚洲协会画廊和P.S.1当代艺术中心。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编辑部编辑,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终身教授。

 

主要出版物包括《‘85美术运动》(合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蜕变与突破——中国新艺术》(加州伯克利大学出版社,1998)、《世纪乌托邦》(台湾艺术家出版社,2000)、《中国极多主义》(中英文,重庆人民出版社,2003)、《牆: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中英文,2005)、《另类方法,另类现代》、《无名:一个悲剧前卫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意派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中的现代与前卫(麻省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11);策划的主要展览包括中国现代艺术展1989),蜕变与突破——中国新艺术展1998),丰收:当代艺术展2002),中国极多主义2003),牆: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2005),无名画会回顾展2006)、意派——中国抽象艺术三十年2007-2008)和意派:世纪思维2009),意方:极多之比2010),透明的牆:中印艺术展2011)。

 

 

藝術門

 

藝術門由林明珠创立。藝術門是推动亚洲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超过二十年推广亚洲与西方的当代艺术和设计,藝術門业已成为最领先和最有成就、并在中国之外设立画廊的当代艺术画廊。藝術門在中国及亚洲艺术走向国际化舞台中扮演关键角色,致力推广重新审视各个区域当代艺术哲学与理念的艺术家。藝術門透过香港、上海和新加坡的艺术空间,与著名策展人合作举办展览,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呈现艺术家个展、特别艺术项目和装置,以及高水平的艺术家群展。基于中国文人艺术的理念-艺术无等级之分,藝術門致力于打破不同藝術門类的界限,以独特的画廊模式鼓励跨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

藝術門尤其注重推动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发展。重要艺术家朱金石和苏笑柏将中国特有的情怀融入国际化的视觉语言,他们的作品在国际上广泛地展出,并位列世界众多重要的私人和公共收藏。藝術門同时在亚洲展出著名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包括Jenny HolzerJim LambieYinka Shonibare MBE (RA),让更多的亚洲观众了解他们的作品。藝術門鼓励国际艺术家创作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作品,合作创作令人深思的、切入文化的作品。

对比窗(Pearl Lam Design)呈献包括André DubreuilMaarten BaasMattia BonettiStudio Makkink & Bey在内的国际知名及新晋设计师。画廊鼓励他们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艺术与传统工艺制作技术糅合和突破,创作出能反映其在华经历的新作。单独展示设计的第四个画廊以及概念商店将于上海开幕。

 

 

 



查看5040次

上一篇
董洁行为艺术展2014年4月15日-30日在上苑艺术馆进行
超象—痕迹与线性
极简主义的极致之美
俄罗斯摄影师为两个儿子拍摄的魔幻温情影像
圣水墨在德国——岛子教授访谈录
下一篇
印度妇女(诗) By Shiv K. 孙上了译
唐晓渡:夸大文学的意义会落下笑柄
蓝蓝诗歌朗诵交流会
上苑艺术馆自助式艺术项目征优秀艺术家
<<各自为艺>>2014上苑女艺术家邀请展
版权©上苑艺术馆
技术支持:九翱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