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诗歌活动:“大话中国当代诗歌”引言
[2007-1-6 15:22:03]
《大话中国当代诗歌》
上苑艺术馆文学活动之《大话中国当代诗歌》
主持人程小蓓引言:
这个活动原本是在“上苑艺术创作中心”(上苑艺术馆、创作中心、作家公寓)建立起来后,所要搞的常规活动之一。年初筹划的内容是《诗和画》,想将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华人艺术家(诗人、作家、画家、批评家等)邀请来做定期访问交流创作,同时就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作一些深入的讨论,然后结集成书出版。时遇《中国诗人》主编魏胜吉先生,他建议在“上苑艺术创作中心”未建成前可以先到辽宁省搞一次活动。于是在讨论筹备的演变过程中,就出现了目前这个纯粹的诗歌议题。
原本准备邀请的人还有:北岛、韩东、陈东东、蒋浩、于坚、翟永明、伊沙、欧阳江河、杨黎、何小竹、唐晓渡、贺照田、王清平、耿占春、沈浩波、宋炜、李亚伟、张小波、陈超、臧棣、冷霜、秦晓宇、森子、柏桦、钟鸣、万夏、张曙光、刘小枫、残雪、格非、奚密、顾彬、柯雷、伊藤普美子……。由于经费问题首先无法邀请太多的以及外地的诗人和批评家,所以我们想在会后采用笔谈的方式加以添充。
议题是否可以从观察者和参预者的身份出发,对文革后近五十年的中国诗歌发表言论。
今天上午先请王家新和程光炜主讲《诗歌写作中的心理年龄》。在主讲开始前我们先请《中国诗人》诗刊社社长、本次议题会议的资助者、诗人徐德凝先生先给我们说几句。
资助人徐德凝先生的贺词:
中国有句古话叫相见恨晚,这句话往往是用在互相客气的时候,而昨天我确实有这样的感受,我说可以提前一点到,结果下雨了,七点多才到,再加上路上有交通事故。非常对不起大家。今天开这个“大话中国当代诗歌”这个会议,我比大家高兴,大家也可能都很高兴,过年过节,小孩大人都高兴,因为我在这里能得到学习,能得到机会提高。昨天晚上和梁小斌先生在一个屋里,说到11点。5点钟我醒得早他醒得也早,我们又说到吃饭时间,这对我是个帮助,我写了30多年的诗,写了一万几千首诗,可是发现提高不了,怎么提高,后来梁小斌先生说你老是这样写,你是难以提高的,就写写自己一些东西,当成一个自娱自乐的东西,还确实很好,还挺美。因为我是作家协会会员,公司大的呢,他也不能小看我,因为他也用一种比较正经的眼光来看你,不仅是个总经理,不仅是个董事长,还是个作家协会会员。原来不好意思说诗人,后来梁小斌先生给我定位是白话诗人,我说白话诗人好,我还挺高兴,梁小斌先生在写我的评论的时候写过这么一句话,原来我不敢说写诗,我说写字,说写字还不行吗?怎么叫大话?我才发现,因为我都是在辽宁和大连的范围内开聚会,就不敢用前面这个大话,因为今天来了一些大人物,在中国当代是重量级人物,因为各位我都不相识,因此呢,我原来跟主执人说我想走,我现在想还是把这个会开完了再走嘛,难得有这么个机会,咱倒不是说三生有幸,肯定没有再生,起码我得说,今生有幸,一并欢迎大家。因为我跟各位先生都不熟悉,我置这个开幕词我怎么说呢?我说欢迎啊,欢迎各位,王家新先生,崔卫平先生,谁给我再介绍一下,哈,你好,梁小斌先生我已经认识了,木冷,张岩松是木冷,你也评论过我了,感谢啦,孙文波先生,敬文东先生,周瓒先生,程光炜先生,我一下子就能记住一些,姜涛先生,姜涛我们以前是不熟悉的,西川先生,因为你特殊,大家都能认识,西渡先生,张桃洲先生,宋琳先生,杨晓滨先生。欢迎大家能到沈阳开会,我这么想,古代的文人也好,墨客也好,往往举行一些活动啊,给历史都留下了痕迹,我估计这次会议,也能在中国的历史留下痕迹,因为什么呢?我听了一下,各位先生在现代的中国,可以说,今天是个大聚会,大融合,能走到一起来,这个特别好。我预祝会议成功,完了,谢谢。
下面是2007年上苑艺术馆的建设状态
艺术馆内部:
文学会所与展览厅之间的桥梁:
"北京上苑成都置业顾问行"董事长裴纯女士再次来到北京上苑艺术馆
各艺术家工作室:
查看12895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