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瑶对话上苑驻馆艺术家《走迷宫的绘画人生》
[2009-5-13 13:40:11]
黄瑞瑶·对话上苑驻馆艺术家《走迷宫的绘画人生》
主持人:梅丹理(美国诗人、汉学家)
主讲人:黄瑞瑶(美籍华人艺术家)
时 间:2009年5月8日
地 点:上苑艺术馆图书馆
对话人:上苑艺术馆·国际创作计划 ·驻馆艺术家、
李文光 刘 洋 赵玉强 郑志岩 朱学奎 车文君 王雅莉 王海燕 张照会 白 木 ;pqU8txikf@?d*j7mdCX" target=_blank>胡志刚 赵 元(女) 梅丹理(美\英汉文学翻译家:) 蔡佾玲(台\女)于 雷 姜志平(油画)、宋志慧(油画、韩\女)、 庞志清(油画)、王凡(音乐)
梅丹理主执黄瑞瑶作品介绍会
黄瑞瑶·从意大利到香港。风景,人像。
我说服父亲让去意大利读书,在罗马呆了四年,拿到一个文凭。当时的意大利已经非常现代了,连抽象都已经有了。而我觉得抽象没什么好学的,没去意大利之前,我是学会国画的,小时候也学过写字。本来我去的时候就想学一些技巧,所以在外面跟一个老师学古典画,两年内,就已经把老师的技巧学完。本来我应该是画人像的,为什么变到现在,是因为有个故事在里面,我的第一个画展全部卖完了,自己也没有照片留下。后来毕业后,我从意大利回到香港,然后从香港到美国中间,基本上把在香港画的所有东西放弃了,所以这个时期留下的作品大约是很少的。这个阶段就是我绘画生涯的第一个时期,以风景,人像为主。
后来,我在罗马、伦敦念书时候,老师很严格,叫你画风景,就必须得是在固定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时间画的风景,光线也得一样。有一次我画一个大教堂,前面我加了一辆车,他进来一看,问我车在哪里,我说车开走了,他说,不行。你必须要在有车的时候画。可见这个写实的严格度。让我在传统技法的现实表现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对我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但是我觉得这样只能学到跟老师同样同样风格,是不够的。
黄瑞瑶·加州。虚实相映
第二时期,就是美国加州,开始的加州时期,那个时候还有点写实的风格,一半风景,一半写实,然后在90年代我跟两个老师学易经,开始用易经的理论放在画里面,我学易经不是跟梅丹里一样为了成为一个学者,我是因为易经对我的画有用,我就学它,后来我做了个迷宫,这个迷宫有洛书组成。这个由从1到9之间的阿拉伯数位排列组合分别占着九元位。
我最重要的一个迷宫是后来用721副小画排成的一个四方阵,这个四方阵好像一个迷阵,大家可以在里面跳舞,可以从北边进来,南边出去。这个迷阵里面有八卦,有五行,有生肖。这个迷阵我走了差不多十年,是从90年走到98年。基本上把画画跟易经的理论放在一起。
这个期间我也画过一些中国传统的系列题材,包括春夏秋冬,但是又跟传统的画法不一样。《夏》这个作品就是由36副小画组成的,而每张画都可以改变四个方向,这里的组合都不排外,这个自由的组合是由易经受到的启发。
另外我也做过一些跟艺术相关的表演,一个小时六个人,有摄影师,有画家,还有音乐家。
在加州这九年期间,我创作了“都市”独画版系列,表达了我对这个城市以及这个城市对我双方间的陌生感。从这以后我的艺术创作也无所顾忌,可以自由发挥,进行了各种尝试,在自然流露中摸索我的兴趣所在,如:用艺术表述日月星辰,表述物理现象,表述易经哲理,表述音乐节奏,表述与众多艺术有关的主题。
98年以后,我找到一种材料,做成一种透明没有气味的有机材料,是类似于现在树胶的一种。那个颜色非常强烈,红就是红,绿就是绿,我把它加在丙烯里。从2000开始,我的颜色就改变了,非常强烈。如“天韵”这个作品,在技法上采用了一种叫“PLASTO”的具有珐琅效果的水溶有机颜料。这种颜料光亮透明,兼备丙烯效率以及油彩的鲜美特点。
“天韵”所表达的是宇宙苍穹无边无际,无为而无不为的宏伟境界,我的朋友在2000年的千禧之年称之为“万有的宇宙”。在创作这幅作品的过程中,我跳出一切传统油画技法的约束,全方面地审视,全方面的切入。因此可以四面悬挂,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我觉得很有趣。自此,在我的作品中,又进一步引用模组的分离组合法,将小小的四方模组以不同的排列组合,造就出千姿百态的画面。
正如迷宫转折点一样,新的道路总是欣喜的出现在眼前。我有种奇妙的感觉,创作是有心无心的碰撞,创作也是心境与手法的结合。
我看泰国那些画家是比较注意现实生活上的感受,而中国的画家受书法的影响很大,而我是受天文的影响比较大的,什么中国不中国,我最主要的是依靠自己的感觉。
后来我画画,也就画得越来越随意了,甚至都没特定主题,把画画变成一种游戏,要不然我自己所学的东西就把自己束缚住,不能自由,我现在不管它了,只把它当成一个游戏。不过再此之前我得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做足,差不多有种用禅的方法去画。
梅丹理:
在大陆有让你关注的画家吗?
黄瑞瑶:
我没有刻意的去关注谁。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大多数还是停留在文革的画上,其实中国现在已经开始多方面的发展与突破。
赵玉强:
您怎么看当代国内艺术家的作品?
黄瑞瑶:
我看得不多。有些不错的,我已经记不得名字。因为外国主要是对文革风格感兴趣,包括那些很病态的人;以为压抑,忧郁这就是代表中国。
其实中国的画家到现在已经跑得很快了,多方面在尝试着。但一个画家不要去跟哪一个流派,我去欧洲的时候他们流行抽象,而我却在学习古典;当我到美国的时候,他们喜欢极少主义,但我跟不来,我无法画出那种风格的画。我是觉得大多数的画家不要去跟潮流,以为这个可以卖啊,那个可以让人欣赏,这个没必要的。只要一个画家能坚持自己的路,他就会是完美的。
就算是批评家的意见也不一定能对你有利,所以大多数的时候还得靠自己思考,自己找自己的路。
张照会
请你谈谈你转型期的所面对的问题以及感受。
黄瑞瑶:
最先开始的彷徨是离开老师那段时间,没有人能给你意见,你画得好与坏也不知道。那个时候的眼界还在学习阶段,技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有有些害怕。这个是第一个困难的时间,我个人意见是最好把你的观念跟表达放在一起。这个阶段做到这点,就已经没有问题了。
中间是最困难的时候,是一个画家用以前画画的观念,发现在画画过程中卡住你的一些感觉,打不开!总觉得不对劲,为什么我想的跟画的不一样?这个问题让人很中裤,这也是个巨大的挣扎。这也会让人困惑。
到了后期,我一般不用观念去画,观念能让一个画家困乏。我现在的画是画完之后才能发现我最先想画个什么东西。我觉得自由罪重要,我后来画画也越画越快,以前画两月个,现在三四天就能完成了,有时候是一天,因为我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包袱。
赵元:
黄老师,我对你的生活方式感兴趣,能谈谈吗?
黄瑞瑶:
哦,我生活。
我本来是一直在香港的,并且生活得也不错,经常开画展,卖画,后来我为什么要离开稳定的生活去美国,去加州呢?就是因为我老公结婚就生病了,所以我陪着他到加州治病,一年后他死了,他死了后。我就在想,一个人既要养家又要画画,这个难度太大了,所以我就去做生意,做地产,等赚到钱之后,我再回来画画,因为画画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
专注最要紧,尤其是女性艺术家,有家有孩子的时候怎么办?
郑志岩:
我想问一下,易经融入绘画里面,外国人是怎么处理的?
黄瑞瑶:
外国人,当然是很佩服易经的,外国人是很迷恋中国文化。他们每天都在占卦,其实老师是不允许我们占卦的,老师希望我们明理,但是我是哪占卦来入画的。
易经是中国的宝藏,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以学得很幸苦。其实我最先开始对易经一窍不通,一个意大利的朋友写信问我,懂不懂易经,当时我觉得很惭愧,因为一点不懂。结果我就找老师去学。学了一年,一点皮毛也没学到,过了五年再找到另外一个老师,才算是入门。用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经历去解释易经,相对就容易理解多了。
如果单纯的把《道德经》讲解给我们听,跟我们的生活无法联系上,所以我们就很难更深入的接受与理解。就是很多中国人名字从易经里脱源而来的,他们也不知道。
王雅利:
女性画家怎么处理感情在画面上的展现?
黄瑞瑶:
升华,提炼。也不用在意什么女性、男性的概念,你只要表达就可以。做到真、原始就可以说是个画家了。
黄瑞瑶小传
艺术家,生于香港,童年习素描、笔墨。曾就读于香港大学、意大利罗马艺术学院、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80年代在美国创办Merging One画廊并定居美国。自1997年起担任美国西部《易经》协会理事长。展览地点包括美国、香港、中国、台湾、意大利、泰国、印度、韩国、日本,俄国,是一位在国际上有名望的多媒体艺术家。曾经于洛杉矶Armand Hammer博物馆展出大型装置艺术项目,2005年在香港大学美术馆办过回顾展。黄瑞瑶的作品风格中,我们能看到东方传统与当代西方美学之间的有机平衡。
黄瑞瑶出身于书香之家,父亲是黄笏南,香港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便是以他命名;兄长黄干亨,是香港著名律师。黄老师的家史,可以说是当年处于因苦中的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晚清时期的中国,适逢战乱、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而黄老师父亲,当年对国家改革充满雄心壮志,结果却被政府派往加拿大为当地华人办中文教育。在加国的日子,他父亲利用余暇,研究美国的教育、银行、保险、商业管理等的运行体制。回国后,他开始营商,并且业务蒸蒸日上。
黄瑞瑶五岁时已对绘画产生兴趣,加上父亲常鼓励他们多学中国传统文化,她便把练写书法当成乐趣。当她十多岁的时候,已梦想将来要成为一名艺术家。在香港,她努力寻找机会,在有限的条件下,学习西方画的技法和风格,在陶醉于中国传统风格的笔墨技法之余,也被西方印象派笔下的壮观色彩所吸引。为了实现梦想,她先随一位意大利神父学习意语,继而进入香港中文大学英语文学系,后再往意大利罗马艺术学院(Academia de Belle Arte)进修艺术课程。在五、六十年代的意大利,人们对于艺术的热衷已由欧洲传统转向现代艺术。她于是用了两年时间,跟随当时在意大利的陈学书先生(陈是香港著名前辈艺术家)研习艺术的传统技法。在陈氏那里,她学懂了怎样利用光来表现色彩的效果,以及利用色彩来表现她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毕业后,她到欧洲游历,并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进修。不久,她返回香港。
黄瑞瑶在上苑艺术馆当场画“葫芦卖药”
六十年代的香港,艺术界的各种思潮正在展开激烈辩论。当中有传统观念的秉持和现代意识的探索,有中国艺术的传承和西方思想的变革。黄老师在〈香港市政局艺术馆〉首次举办个人画展,获得艺术界全面支持和热烈欢迎,当年她才年仅廿四岁。及后,她在香港继续举办个展,并且开办画室,教授艺术。
七十年代,黄瑞瑶移居当时被喻为是「艺术沙漠」的洛杉矶,而她却视那为「艺术绿洲」。1978–1985年,她创作了几组油画系列:「洋」、「水」、「山」、「漠」,纪录了她最初来到加州九年间的艺术轨迹。她用艺术表述日月星辰、物理现象、易经哲理、音乐节奏等,属多面体。她后期的作品,也有受庄子哲学思想的感染,表达的是宇宙苍穹无边无际、无为而无不为的宏伟境界。正如黄老师说:「我的近作是有关无尽的宇宙,把飞跃的色彩与光晕幻想成翻滚的海洋。天体轨道上的星球,撞击陨落流星,成为一幅天体奇景,真实与非真实的融合。这是没有中心点的流动风景画,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欣赏。它赋予我创作上极大的自由与无限乐趣。当我漫游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隧道时,把我的作品与易经结合,便越能体会宇宙的深奥秘密。
黄瑞瑶 - 水火既济
最后黄瑞瑶决定,要在上苑艺术馆门前西侧15X50米的范围里,把整个空地作为一个公园。以迷宫为中心象一个太阳系。九大恒星环绕。 这些地上的体轨道可用瓷砖或发光材料。迷宫只有一米多高。还有一些植物树木在其中,让村民有参与的机会。
水火既济是宇宙人生最完美的境界!
神奇美妙、多姿多彩的宇宙,在无始之始、洪蒙未判的境界,它是无色无象、无声无嗅、窈寞虚空,非言语方字所能形容。因此“太极”运化的作用,动而生阳,就产生了灿烂美丽的光明。动极而静,静而生险,又形成了蒙昧混沌的黑暗。在这光明与黑暗之间,由于气化作用,更形成了“五行”的作用。
水,润下,而为下向运行;火,炎上,而为上向运行;木,外发,而为外向运行;土,不实,而为平向运行;金,内敛,而为内向运行。由于这五种力量的相互吸引,而产生了生与克的作用。所以这在浩瀚无垠的宇宙间,就产生花草树木、虫鱼鸟兽,进而演化了万物之灵的人类。
由此认知在自然界水火是一切生命的源头,光明与黑暗的象征。从火炎上、水润下的启示,我们才可以本着宇宙自然法则,创造发展,来建立我们美满幸福灿烂光明的人生!
查看2621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