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上苑艺术馆2022国际创作计划开幕(online)展”。一直以来,上苑艺术馆作为国内外著名的艺术人驻留地,为促进艺术人交流提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平台。生活是斑斓的,艺术的形式也同样——绘画、雕塑、装置、摄影、音乐、诗歌等各方艺术人借着这个场域聚在一起,开启交流学习的盛宴。每个个体都是丰富的,每个生命都有与众不同的表达,每个在工作室耕耘的背影都值得特写。在这个物化的时代,每个人都难免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脚步匆匆,艺术就是能让你我停下脚步重新仰望星空的方式——那一刻我们超越了肉身的限制,追问生之奥义。我们是阳光、空气、水和食物的转化器,你转化出了什么?What did you create for the world?我们愿意带着艺术人的思索,艺术的不羁去呈现去追寻……
今年有28位驻馆艺术家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作品,从这些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作品可以看见一条叫文明的长河滋养出的朵朵浪花,它们绽开来,又汇成剪影,等待驻足和倾听。
瞧,这里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In this warbler season, we welcome the opening Exhibition of shangyuan Art Museum 2022 International Creation Program (ONLINE). All along, Shangyuan Art Museum, as the home of famous artists at home and abroad, has provided a vibrant platform for promoting the exchange of artists. Life is colorful, so are the forms of art -- painting, sculpture, installation, photography, music, poetry and other artists get together in this field to open a feast of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Every individual is rich, every life has a unique expression, every back in the studio is worth a close-up. In this materialized era, everyone is inevitably caught in the rush of The Times. Art is a way to make us stop and look up at the stars again -- at that moment, we transce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hysical body and ask the meaning of life. We are the converters of sunlight, air, water and food. What do you convert? What did you create for the world? We are willing to take the artistic thinking, artistic unruly to present to pursue......
This year, the 28 artists in residence presented their works, which come from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hey can see the spray of water fed by a river called civilization, which is blossoming and forming silhouettes, waiting to stop and listen.
Look, here’s a crowd of people looking up at the stars!
常秀芳 Chang Xiufang
2022.05
此刻,我们需要融入这个世界,而不是彼此隔绝;此刻,我们需要一个真实而且温暖的拥抱,而不是通过网络视频对话;对艺术家而言,自由的社交与我们的生命一样重要。
这次上苑艺术馆2022国际创作计划开幕(online)展,以艺术的方式记录了新冠疫情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因为国家的防疫政策,外国艺术家无法如期来到北京上苑,中国的许多艺术家也无法抵达北京。这是一次奇特的艺术驻留。愿所有人自由、健康、快乐。自由是一切的基础,包括艺术。
This is a time when we need to engage with the world, not isolate ourselves; What we need now is a real and warm hug, not a video chat. For artists, the freedom to socialize is as important as our lives.
This exhibition, the Opening of shangyuan Art Museum’s 2022 International Residency Program (ONLINE), reco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an artistic way. Due to the country’s epidemic prevention policy, foreign artists could not come to Beijing Shangyuan as scheduled, and many Chinese artists could not arrive in Beijing. It’s a strange art residency. May all be free, healthy and happy. Freedom is the foundation of everything, including art.
蓝京华 Alain
2022.05
我喜欢探索指示牌和符号标志。我相信它们是基于人类经验的循环系统。
我也相信万物有灵,尤其在运用符号的时候以其最纯粹的形式发挥力量。我着迷于这样一个事实:一切都是合理的,渠道化的,并基于一种视觉动态来运作。
在现在这个阶段,我正在探索其它的标识系统。特别是那些地图、图表和旗帜。我的目标是成功地将这些意象融入到我的绘画中。我认为,在重新思考一个极度复杂的世界时,这种探索是非常重要的。我已经放弃了对技艺高超的审美偏向,并通过一种新的图像语言来诱发一场美的死亡仪式。这些画作的内容就是它自身的一种解释,也因其独特而成了异类。
Fourth recitative 197×122cm 布面油彩 2021
Second republic 120×80cm 布面油彩 2021
我是河北的一名业余写作者,写作之外也非常喜欢音乐、朗诵、建筑以及哲学,对有美感的事物比较敏锐,曾经参加过河北省第三届青年诗会并作了题为《我的诗歌之路》的发言,获得过林非散文奖最佳组章奖,有些诗歌作品在《诗选刊》、《燕赵诗刊》等杂志发表。
我一直试图在写作中寻找自己错过的可能性,这首《种子和沃土》表达了我对生命及其境遇的思考,有时我会想,一切都是某种组合,我们个体的“人”也是,若环境中某一元素改变,“我”也就不一样,也许这就是佛学讲“无我”的原因吧。
种子和沃土
常秀芳
泪涌
是在深秋阳光穿越树梢
那不曾料到的时分
都是因为种子错过了沃土?
彼时
葡萄叶正红黄斑驳 鸟儿从不远处飞过
阳光从炽热变成只是暖意隐约
昭示着一个球体
不被注目的旋转
旋转 多么寂寂又多么伟大
旋转的就是历史啊
一个孩子如何在大地上开始他的旋转
没有人告之方向的旋转
比如他来自青砖灰瓦的农家
他赤手空拳
没有人告诉他可以企及一片丰美的园
没有人告诉他和那园子的关联
他是怎样知道了那片园又在哪一年第一次去看了看
又过了多少年才有一刻坐在她的课桌旁感受先哲的召唤
又过了多少年才能够常常去她的一塔湖图旁
(她的塔无疑照亮了他晦暗的心房)
又过了多少年才想到为她写下诗篇
此刻 阳光正变得亮眼
能照亮那些年?
泪涌
逢着深秋阳光穿过树梢间
命运疏漏了那个孩子的
正以诗篇的形式回还?
诗人、画家、艺术活动策划。
现职业:北京·上苑艺术馆-创始人、艺术总监、艺术策划人。
出版诗集:《一支偷来的笔》、《上苑、上上苑》
出版小说:《无奈》、《你疯了!》
记实图书:《建筑日记》、摄影集《活路》
等待无休止的美丽 60×90cm 布面油彩 2018
Daniel生于1987年,是一位巴西裔美国画家。人物形象和叙事是Daniel创作的重要工具。为了在我们看似不确定的时代中赋予一种基本的熟悉感和身体结构,Daniel转向了新超现实主义,即熟悉的图像和故事被扭曲成时代和经历的心理写照。他深入自己的多元文化历史,呈现既非常私密又普遍的意象、间接的讽刺和情绪共鸣、幽默又致命的严肃。
2010年在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林林艺术设计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8年在德国纽瓦克的特拉华大学获得了艺术硕士学位。曾在美国和中国各地展出过作品。这是他第二次在中国的艺术驻地。
Fine Dining (Primary) 120×80cm acrylic and canvas thread on canvas 2021
Fine Dining (Green) 60×60cm acrylic and canvas thread on canvas 2021
Dave是一位英国艺术家和设计师,利用废弃材料进行创作。
Dave会与中国的一些组织和社区合作,创作了许多不同种类的作品,并在中国广泛展出。目前正在英国Bowes博物馆设计和策划与COLOUR相关的84件作品。他撰写了多本关于创意生成的设计类书籍,并以中文、韩语、意大利语和日语等多种语言出版。Dave是英国约克郡Bramston工作室的总监,曾在英国教授本科和研究生设计项目,也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国际基础设计项目的教学顾问。
展出的作品是在广州用废弃的管道建造的“Nightlife light”和用废弃的时尚工业材料设计的“Yongtai tower light”。
Endika生于1995年,是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一位绘画艺术家。
他曾在巴斯克乡村大学(UPV/EHU)学习美术学和绘画,同时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享受艺术实验项目,如中国四川美术学院“世界艺术文化交流奖学金-发现重庆”(2019年)。他的创作形式是素描、油彩和纸拼贴。目前住在毕尔巴鄂,在他的个人工作室里从事艺术创作。
此外,Endika还参加了巴斯克地区的多个集体画展,如Sala Araba (victoria - gasteiz)或卡尔顿酒店 (毕尔巴鄂,维斯凯),在那里他的作品《Materia y Contrucción》(物质和建筑,2019)获得了第二届最佳绘画奖。
Untitled 130×97cm Oil and spray on canvas 2022
Ecos 100×200cm Oil on canvas 2020
来⾃英国的多元媒介艺术家,于2011年毕业于利兹艺术⼤学,⽬前主要创作纸⾯及数码拼贴、独⽴杂志等。他曾在英国、爱尔兰、西班牙、立陶宛、美国和中国参加艺术驻留项⽬,并举办展览。
当回忆这些穿越城市的经历,所反映出来的景象本质上就是拼贴画的创作。人们试图获得对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的认识,试图积累实用的客观知识以发挥作用,同时沉浸在由自然和集体主观意识形成的更神秘、失真的传说里。在这个复杂而令人困惑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对一系列城市图像的感知和回忆不可避免地变得支离破碎,因此,为了反映和巩固接近完整视觉的东西,人们必须使用破碎的记忆和模糊的快照来拼凑过程。
Northeast Beijing 13 69×45cm collage on soft lens card 2021
Northeast Beijing 14 69×45cm collage on soft lens card 2021
1970出生于中国广东,现居北京,自由职业艺术家。
1981生于河北唐山,满族。2009年毕业于四川美院雕塑系。北京上苑艺术馆驻馆艺术家,诗人,加拿大油画学会会员。作品涉及雕塑,绘画,诗歌,影像,装置艺术。
1974年出生于四川省。199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职业画家。
自由无羁的状态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又能做到游刃有余就更难了,只有那些有敬畏心灵、干净的心灵、有原初人性动力的心灵才能做到,否则我们在上帝面前永远都是……
对我个人来说,生活即作品,作品即生活;每一件作品都是从自身的心灵出发,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次深入的、潜心的体验。虽然我掉入体验的无底洞,并糜烂和沉醉其中,但我痛并快乐着地体验着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而不失去自我,无数的细密的感觉点汇合成庞大的激情海洋,我糜烂其中、并被分解……
佛像系列No.4 100×80cm 布面油彩 2020
树系列No.10 100×80cm 布面油彩 2018
视觉艺术家,199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
于2019年毕业于东京武藏野艺术大学(Musashino Art University),获得绘画学士学位,并于2021年完成GSA美术硕士学位。
easyHotel 120×100cm Acrylic paint on cotton 2022
Winter Gardens 120×100cm Acrylic paint on cotton 2022
独立影视制作人。2015年毕业于中国电影集团进修学院——编剧/导演专业。
曾经电视屏幕中的光影是我童年里唯一的色彩
那些天马行空的世界,那些有温度的故事
穿过小小的屏幕抵达我闭塞的心
在屏幕里相遇
在光影中重生
而今,琼芯想成为在屏幕外为你们造梦的人
愿以同样的方式
创造温暖而深情的故事
送给屏幕前的你
也送给曾经的自己
插画师、艺术家、原创设计品牌YUMMYWOODS创办人,创作形式不限于:数码插画、纸本水彩画、布面丙烯画、粘土等。
作品通过丰富的情绪与美好生活及神秘灵性的世界产生关联,代表作有《城市漫步》系列插画、《星云在我心中碰撞》系列布面丙烯绘画;2021年9月于天津举办个人艺术展《从废墟飞向银河》
Shatrudhan K. Gupta在印度勒克瑙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获得“美术学士”和“视觉艺术硕士”,并在中国美术学院完成了两年的“高级学者研究项目”。
Gupta曾参加北京上苑美术馆、孟买118空间和新德里梵语Kendra Anandgram的艺术家驻场项目。在印度和中国举办过五次个展。作品曾在中国、韩国、保加利亚、立陶宛等国家举办过多次国际展览。曾赴中国参加第五届、第八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暨第八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国际研讨会。
Gupta获得过许多奖项和奖学金包括:孟买Prafulla Dahanukar艺术基金会颁发的印度功绩奖和中央地区勒克瑙城市奖,SCZCC印度那格浦尔第23届全印度艺术比赛暨展览“一等奖”,由Lalit Kala Akademi新德里和勒克瑙国家Lalit Kala学院颁发的奖学金。
Gupta的作品被著名的博物馆和艺术学院收藏:北京中国美术馆、深圳大芬美术馆、北京上苑美术馆、那格浦尔南中区文化中心、新德里拉利特卡拉学院、勒克瑙拉利特卡拉学院。
FROM THE SERIES OF ‘TO-LET’ 130×192.5cm (10 Panels) Acrylic on canvas 2021
青年艺术家,1983年生于贵州省瓮安县,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陈国勇工作室。
作品收藏:捷克总理伊日 · 鲁斯诺克先生、捷克驻中国大使利博尔 · 塞奇卡先生、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朱马里 · 赛雅贡先生、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当代美术馆、十八度灰艺术馆、今日长安美术馆、白马寺
夜郎01-夜郎国 178×288cm 纸本水墨 软片 2015
夜郎05-夜郎国 178×288cm 宣纸水墨 软片 2021
198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系。2006年北京大学EMBA哲学研修班。2019年加入法国书法家协会成员。
现居住北京,自由画家。
和谐共生3 68×68cm 水墨宣纸丙烯 2020
和谐共生4 68×68cm 水墨宣纸丙烯 2020
艺术家,作家。祖籍江苏无锡,现居北京。
在艺术上,创立超结构主义,探索富有科幻色彩之多时空结构(即超结构),表现为架上绘画、装置、摄影、行为、大地艺术等。内容不拘一格,但皆为超结构。而超结构主义进一步就是:波动艺术。
经年累月参加各种艺术展。2018年在北京798先声画廊举办新古典系列个展。
此外,在文学创作上以小说、思想随笔、剧本为主,作品文字共计270万字,出版或发表计108万字。目前主攻科幻、谍战题材之小说、剧本等。
艺术家、记者、巫师、旅行者。
Vika个性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在她的艺术作品中,无论她是用纸还是任何其他媒介——瓷器/陶瓷、玻璃、纺织品、人体、木材、街道墙壁,以及电影制作和表演。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Vika在 2014 年的车祸后发现了用艺术揭示她内心世界的冲动,当时她长期卧床不起。她觉得有必要表达她的启示,即有形世界和无形精神世界是统一的,并开始在医院画画。
Circle of Life 60cm(diameter) Acrylics and markers, stones 2018
Universe 120×80cm Acrylics, marker 2021
1972年3月24日生于长春。剪创、塘塑皮雕、表皮彩绘、墨云彩艺术创始人。艺术指导师。
装置艺术家,擅用蕾丝和LED照明灯进行创作。Kim对不同寻常的材料的选择使她能够以一种独特而诱人的方式再现自然。
Kim毕业于韩国成均馆大学美术学院,2013年以艺术家的身份进入Aile画廊。作品先后在香港、日本、中国台北、欧洲、美国、韩国等地的美术馆和画廊展出。从2015年起,她参加了各种国际驻留项目,如Can Serrat国际艺术中心(巴塞罗那)、HAHOAUS AIR项目(台湾)、Arts Chiyoda 3331(东京)和SíM(冰岛视觉艺术家协会的驻地)。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继续以她自己的方式思考关于“山水”的项目。
Kim专门使用视频和灯光来突出作品里的一些细微的差异。通过有序地打开和关闭背光灯来描绘白天和黑夜。她的主要作品被称为“暴露”,因为她试图描绘风景是如何不断变化的,就像人类经常更换内衣一样。她用透明、精致的蕾丝唤起人们的好奇心,在作品中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
The recording of inner-side_Camino de Oreum 30×240cm lace collage on silk, acrylic panel, LED panel 2020
1981年生于山东青岛,获得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士学位,雕塑家。现工作生活于青岛。
一座城池 单体70~140cm(可变) 玻璃钢 2017
河北保定人,80后青年艺术家,201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壁画系。京南书院理事,职业画家。
1974年生于北京。199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致力于东方精神非符号化的当代表现研究。
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假设一个能量值比较高和偏性的生命体,在与世界的交互中留下了生命的痕迹(主动主观留痕),其他生命体通过观测这个痕迹,感受到痕迹后面生命力的值与偏性,而和自己差别愈大从而愈获得满足。大体可称为艺术。
读书云/Cloud of Reading 53×80cm 布面丙烯 2021
梦汤/Dream Soup 120×80cm 布面丙烯 2021
1980年生于河北省唐山市。200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教于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三联书 140×79cm(3幅) 纸本水墨 2020
孙悟空与美人鱼 160×160cm(2幅) 布面油彩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