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介 | 建筑艺术 | 文学 | 新闻 | 上苑艺考 | 艺术家专栏 | 驻馆艺术家 | 书讯 | 国际创作计划 | 艺术品市场 | 上苑人物 | 艺术批评
文章搜索:
标题 作者 内容
只能搜索中文、英文、数字,不得搜索符号!
新闻 > 图片新闻
国际混居生活记实

[2015-7-10 11:05:00]


上苑驻馆艺术家的国际混居生活记实

吕墩墩

微信的开发到爆炸性使用才刚刚几年的时间,而以微信建群恐怕每日数以万计的增涨。过去长辈们以正能量的口吻告诫:别搞小集团别结党营私,现在这洪水已堵不住了。建个群!已口无遮拦,毫无门槛地从说到做就几分钟。中国人之爱群居、结党,体现在历朝档案中,其结果是逃过刀下的逃不过牢狱之灾。过去的群党是为了封锁消息,锁定资源,以便小范围内独享秘密带来的果实。现在截然不同,人们愿意忽略斯诺登,在手机上设置为可以进入的状态,隐私也越来越成为虚拟。人们建群是因为要传播信息,生怕消息会被宅住。怕吃亏的人愿意钻进每一个群,而绝大多数人只要体力和精力够用都愿意在微信群里游走;社交以数据的方式将表情传向云里,又从云里瞬间进入千里之外的手机,人们以虚拟的动画挤眉弄眼,用触屏体验握手甚或亲吻。


微信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被开始笼罩在微信的时代,它的优点虽然数不胜数,其缺点也不容忽略。在虚拟群中会晤的欣喜可否替代实体的会晤的欣喜?

最近亲历了上苑艺术馆的国际艺术驻留计划,感觉到了一种上苑艺术家驻留的生活方式,它的特点是微信群所没有的:实体的群,亲密的群居、创作和自我批评推动又收获进步,国际性,国际范。


实体的群

近年艺术家常常推崇独处、孤独,即使在艺术区往往身处一隅,宅在画室,来往的圈子较小,独处多了,内心深处渴望一聚,于是瞅准画展开幕,蹭一顿展览饭,大喝几口,都赞畅快,然而时光短暂,酒散茶凉,各自东西;有的人知道隔壁左右住着艺术家,也免不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多亏这该死的手机,使得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今天一个人拥有十个微信群并不稀奇,但它仍然替代不了实体的群生活,某种意义上可谓成也微信,败也微信。真正实体的群居,回想起来还是在美院作为同学的时期,那种朝夕相处的情谊纽带,使友谊甚至持续一辈子。

此次在上苑艺术馆驻馆,常常有疗养的感觉,有一天我突然感受到了它的可贵。艺术家、作家、作曲家、诗人,来自四面八方、更有从欧洲、美洲或是中东飞来的;无论你多么年长、多么年轻、是教授、副教授、讲师,是北漂艺术家、是南漂艺术家,你会感到在重温同学的身份。交朋友使人上瘾,先交真人,几天以后才想起来加微信。工作室设置得比较靠近,虽然硬件及服务未尽人意,大家克服着某些不快;艺术家们频繁串门,互相请吃便饭,还有小聚加大聚,有时两周内安排3个派对。遇有感动者将大家请到农家乐,喝到兴奋时能欣赏到跨国舞蹈组合加民族山歌高唱。兴奋至极会遭遇到几近失控的撒野,让人略尝撒野的负面威力。没过两天,更有感动者提供全羊,怕彼此的热乎劲丢失,更大的派对吸引了同学的同学;老外们在这种场合爽朗地笑了,用几句变形的中文给晚宴增添了气氛,啤酒的供应充足,给这里带来温和而并不奢华的兴奋剂,在酒精的作用下艺术家们彼此吐露衷肠;在这种场合艺术是主要话题,几位会英语的充当翻译,研讨经常是以国际主义的形式进行。

每个夜生活的安排像和谐的配器,奏着交响:有在图书馆举行的语言角,外国人学汉语的同时教英语;不远处有乒乓球运动,音乐爱好者聚在某处弹唱,隔日有大银幕的家庭影院给大家放映名剧。这就是上苑艺术馆自生的实体的群生活




创作和自我批评

与国内其它驻留计划的不同点是,在上苑驻馆的每位艺术家要将自己的创作成果做一个展映Presentation),这是一个线下的(实体的)交流平台,是一个全面了解艺术家与其创作关系的好机会。作品展映是通过投影仪将电脑里预备好的资料都被投放到银幕上。在现场也能看到艺术家的原作,但是在展厅里看艺术家的一两幅原作常常很难看出更多的东西,通常读图也需要查阅资料。在展映之前驻馆期间艺术家之间已通过朝夕相处彼此了解得较多,某位艺术家会呈现包括初期的创作、思想的演变、转折期的第一幅作品以及现阶段的追求,或者也展现与自己惯常的媒材迥异的实验艺术探索,诸如在影像及对行为艺术的参与。当背景资料越全面,某人的艺术就越鲜活地被把握,于是观者——大多数为艺术家,也有批评家,就据此提问、讨论或发表观感、或进行批评,跨国的批评使人了解到文化差异。这个过程好比案例分析,对观者有启发,展映作品的艺术家通过这个过程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只可惜到场参予批评的批评家太少,也鲜有画廊或是收藏方面的人士参加,这说明艺术界最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只发生在生态链的一端,另一端只发生高水平的销售活动,由于缺乏润滑剂,橄榄枝无法从一端滑向另一端。另一方面,在大型展览馆举办的资金充足的展览开幕式的日子聚集着众多的批评家参加某个研讨,但那种场合较为喜洋洋,就像年30得好话多说,甚至参展的艺术家没有足够的时间发言。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资料了解某个艺术家还是个问题;而在上苑艺术馆的艺术家展映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国际性的民间学术活动。




-------------

上苑 & 鸟巢-文学艺术国际联盟(简称:国际文盟)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Literature and ArtINLA

电话: 010-60635299 60635757

Website: http://www.inlac.cc/

上苑艺术馆网 http://www.syartmuseum.com/

交通指南□北京东直门916路、942路到怀柔,转杯柔-沙峪口(上苑艺术馆) 
□京承高速12出口 > 右拐过水渠西行2KM > 良善庄路口北行到底>右拐300m路北


鸟巢文化中心建筑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是鸟巢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中心依托国家体育场•鸟巢自身的建筑特色、强烈的奥运色彩及独特的品牌文化,充分发挥鸟巢“窗口”和“平台”的自身优势,填补鸟巢作为一个露天体育场馆缺少高端文化交流和会议会展设施的空白。

Bird’s Nest Cultural Center has 15,000 square meters’ construction area. 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of Bird’s Nest. The cultural center, based upon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s of the National Stadium/Bird’s Nest, strong Olympic spirit and unique brand culture, is now completing the role as a high end facility for cultural events and conferences which Bird’s Nest lacks as an outdoor sport stadium.


查看4084次

上一篇
诗歌之夜—驻馆诗人丰雷诗歌朗诵会
【转山与招魂】王恺行为艺术现场
王庆祥《上苑-燕山射线》大地艺术方案
王恺的装置作品(上苑艺术馆2015驻馆创作)
刘庆振(上苑艺术馆2015驻馆艺术家)驻馆新作
下一篇
《上苑艺术馆的足迹》行为艺术计划——张文强聂子惠
马雁-上苑艺术馆2010年驻馆诗人获百花文学奖
“丑”张涛个展8月1日在上苑艺术馆举行
《安全的焦虑》王恺&马赛克装置作品展在上苑艺术馆
《丢失的身份》行为艺术将于8月4日在上苑艺术馆
版权©上苑艺术馆
技术支持:九翱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