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介 | 建筑艺术 | 文学 | 新闻 | 上苑艺考 | 艺术家专栏 | 驻馆艺术家 | 书讯 | 国际创作计划 | 艺术品市场 | 上苑人物 | 艺术批评
文章搜索:
标题 作者 内容
只能搜索中文、英文、数字,不得搜索符号!
新闻 > 对话访谈
专访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馆长李小山

[2006-5-19 15:15:12]


 1、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的情况?
  答: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是最近成立的一家专门面向中国当代艺术,以收藏、展览、研究、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复合型非营利性民营美术馆。在南京,我们在两处分别设有展馆,一处是在南京珍珠泉风景区内,邀请的是美国建筑大师Steven Holl设计;另一处是在江宁大学城,委托著名奥地利建筑师Rainer Pirker负责设计,两处展馆的总展览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两处的展馆都已进入施工阶段,预期2006年底就能竣工。
  可以说,这两处展馆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展览平台,展馆的建筑单体在形态、内部空间与学术观念上都具有很强的当代性,在为当代艺术建构展示空间的同时,也为当代艺术塑造了适合的场所氛围。虽然,国外著名的美术馆,例如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等等都是邀请国际著名的建筑师来设计自己的馆体建筑。但在我国的大陆地区,据我所知,还没有一所当代美术馆是采取类似的方式。而我们之所以从建馆伊始就采取国际惯例,是因为我们相信好的展馆设计可以树立与众不同的形象,可以用无言的方式宣告我们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雄心。从参观者的角度来看,恰当的设计营造出的场所感有助于他们从一进入美术馆时就能沉浸到当代艺术所具有的独特气质中,这是普通展馆所无法企及的。
  我们计划在美术馆落成以后,每四年举办一届当代艺术大型文献展。并且为了及时反映当代艺术思想观念的变化趋向,我们还要不定期举办有建设性的主题展览,以调动当代艺术的学术气氛。馆内还针对中国一百多年的异于传统的视觉表达史,专门开辟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永久性陈列馆,常年向公众开放。还要开设关于当代艺术的讲座向公众普及当代艺术的知识。我们将根据自身条件,广泛地开展当代艺术方面的地区与国际性的民间合作与交流,参与全球性当代艺术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将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建设成公众了解公当代艺术的窗口,艺术家创作当代艺术的基地,学者研究当代艺术的中心。
  2、您作为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的馆长和发起人之一,是什么促使您积极参与到这一当代美术馆的筹划和建设中的?
  答:我想任何一个从事当代艺术的人都希望出现这样的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由于历史原因长期的边缘化状态,使得当代艺术与公众之间,不管是在地理距离、心理距离还是审美距离都显得过大了,直接导致了公众对当代艺术的陌生,甚至是排斥;而当代艺术也成了一种小圈子艺术。有了一个专门面向当代的美术馆,就有了一个平台和基地,可以系统地改善当代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哪怕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但我相信一定是积极有效的。
  另一方面,我们美术馆所在地的江苏省,在当代艺术的展览、创作、收藏等各方面虽然有所改善,但整体形象还是很虚弱,我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来改善当代艺术在江苏的生存状态。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在我策划过几个当代艺术大展之后,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美术馆都适合与愿意展览当代艺术的,当代艺术创作的多元与开放,已经让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空间难以承载,这就需要一个更为专业的当代艺术展示空间,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邀请国外的建筑师设计两处展馆的一个原因,他们世界的其它地方都曾设计过专业的当代美术馆,清楚当代艺术的走向与展览要求,无疑,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的。
  一句话,对于专业的当代美术馆的渴望促使我们筹划和建设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
  3、在刚才您的介绍中,我注意到您提到了馆内将开辟中国现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永久性陈列馆。那么我有个疑问,陈列现代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和“四方”关注当代艺术的学术方向有所矛盾呢?
  答: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关于这一点,我们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成一个专业的美术馆,那么是否具有历史意识就成为与画廊、以及其它美术陈列馆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作为专业的美术馆是有责任与义务收藏、展示与研究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的。专馆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向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另一方面,我们从学术角度考虑,将他们早年的艺术实践看作一个研究样板,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展现他们隐含在实践里的观念、激情与困惑,并且我们计划每一个专馆的设立,都会召开一次关于这个艺术家的艺术成就的学术论坛,来考察与总结他们对当时与现在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专馆的设立,可以让参观者可以更为清晰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和观念上的变迁,对于这些目的不能只通过主题展览来达成,因为现在的当代艺术的观念与形态已经非常丰富与多元,普通的参观者很难切入作品,欣赏与理解作品,所以我们设立专馆,虽然陈列的是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但他们的艺术实践可以看成是中国当代艺术早期的思想源头,参观者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可以让他们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一个完整的历史的印象,这对欣赏与把握当代艺术作品是有积极作用的。当然,这需要我们在专馆的布展与陈列方式上考虑的更为周到。
  4、您是否觉得像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这样的民营性质的艺术机构,与官方美术馆会有哪些不同点,您认为这种不同是优势还是劣势呢?
  答:从国际上看,民营性质或是私人性质的美术馆占的比例很大,随着国家的经济形势最近这二十多年的快速良性的发展,私人的经济实力大幅度的增强,现在我们国家在政策上也鼓励民间资金参与艺术品的收藏。因此,民营性质的美术馆与博物馆在最近几年多了起来。
  客观上讲,从藏品的数量、艺术以及学术质量来看,还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来的优势大些,当然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不过,这里我说的艺术品还主要是指传统艺术,比如中国画和书法之类的。而至于当代艺术所涉及的相关艺术类型,例如,油画和雕塑可能稍占优势,这也只表现在对老一辈艺术家的收藏上。而对于其他的带有强烈当代艺术观念的艺术类型,比如装置、行为、图片以及影像,官方美术馆也是在最近这些年才开始逐渐关注起来,而这些恰恰是我馆最为关注的部分,所以就我们来说,在收藏上官方美术馆的优势倒并不显得那么具有压倒性。
  如果提到官方美术馆的优势的话,对我们来说,我觉得还是在固定的资金和社会身份、管理和办展览的经验方面。官方美术馆有政府拨款,在身份与政策上的优势可以有机会承办更多有影响力的国际性艺术展览,于是在各方面的经验就会更为丰富一些。
  而我们的优势在于在资金的使用上更为灵活,在学术上更加敏感,运作上更讲效率,展览主题与收藏更开放与多元,尤其是在收藏经费这一块,毫无疑问并不处下风,相反力度更大效率更高。
  不过有一点还是要强调的:不管是民营还是官方,其实面对的压力都是共同的,就拿组织与承办当代艺术大型展览来说,政府美术馆的资金压力也是巨大的,国家拨款毕竟有限,还是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也引入了很多私人性质的资金。所以说,身份的差异并不是主要的,没必要将其对立起来看,只要是我们都把目光都投向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上,改善当代艺术在中国的生存状态上,那么优势都是可以互补的,经验也是可以借鉴的,差异终究也会缩小的。
  5、虽然您刚才很乐观的回答了我的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还是看到,民营性质的美术馆生存状况并不是很好,有不少美术馆开始时都显得雄心勃勃,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关于这样的境况您是怎么看的?
  答:这是不能回避的事实,但我想,并不能因为看到别人的失败,自己就裹足不前吧,我想更积极的态度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吸取别人的教训,参考别人的经验来对应中国当代艺术目前的境遇。
  其实,造成民营美术馆,特别是当代美术馆的困境的原因有许多人都说过和写过。国内目前缺少足够的私人性质的艺术基金会。而国外私人性质的艺术基金会的繁荣是和国外的税收制度对相联系的,私人、企业通过赞助艺术可以在税收方面获得大幅度的优惠。
  而基金会缺乏的现状,可能在短期内是不会有什么改变的,必须寻找另一种方式,所以在国内许多民营美术馆往往都是由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的,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也是一样的,这种方式有时显得有点巧合,但的确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不过,我们和有些民营美术馆不同的是,他们往往是投资人直接控制美术馆,因此美术馆在自身趣味建设方面就会带有强烈的个人好恶,而美术馆的学术形象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一旦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这样美术馆自然就会很快消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采用了国际模式——馆长负责制——当然这需要投资人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也说明投资人对于当代艺术的热爱。馆长负责制加上由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以确保各方独立的位置,虽然目前我们馆的资金充足,但长远来看,只有优秀的美术馆才能吸引不同渠道的资金参与美术馆的建设,这些都是国外著名美术馆的经验。所以我们会将主要的目光会投放在馆建方面,以突破民营美术馆的困境。
  另外,我们馆目前已经收藏了为数不少的现代史的大家作品,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吴冠中等等,收藏资金近两亿元人民币。我们计划最近编辑出版四方当代美术馆藏品集(国画篇)。同时,我们正在积极努力建立完善的收藏制度,将目光投放到广阔的艺术实践领域,既要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已有的成果,也要具有前瞻性,挖掘和培育新人,使其成为我们的一项长期任务。
  6、最后,请您详细地谈谈有关文献展的情况吧?
  答:众所周知,关于文献展的展览模式最先出现在德国的卡塞尔。卡塞尔文献展是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重建在纳粹时期被破坏的艺术品位,现在已发展成当今世界最负盛名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大展。之所以采取文献展的模式,是因为这种模式更看重的是总结与回顾,我们认为虽然这些年三年展与双年展等展览模式在国内也已固定下来,但展览主题的特定性与临时性会忽略其他重要的作品,而文献展模式可以看成是一种补充与完善,它的展览主题看上去可能更为松散,要求的是尽量将近些年的重要作品都陈列出来,既体现了当代艺术的观念潮流,也为完成当代艺术的学术梳理提供素材。我们想中国二十多年的当代艺术急速变化的过程完全应该有这样一个类似的文献展。

  目前,我们处于文献展的筹备阶段,初步设想了两种方式,一全按照卡塞尔文献展模式,在一个相当长的展期内集中展示当代艺术作品,这种方式规模大,社会影响也大。但我们更倾向第二种方式,就是确立一个文献展的展览年,在一年内将大型展览分散到每个月中来展示,虽然这种模式社会影响会相对小些,但我们考虑到对于中国公众来说,集中展示的作品过多反而会影响对作品观念的理解与消化,这显然也是和我们的初衷相悖的。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文献展应该在2007举行,希望到时候可以见到更多的公众关注中国的当代艺术。

查看6018次

上一篇
邱志杰VS曹恺
高名潞与陈秋林对话
下一篇
超越审美之维——尹吉男访谈
肖开愚访谈
四人谈:当代诗歌承担了什么
对文学批评的一点感慨
解读:关于九十年代先锋诗
版权©上苑艺术馆
技术支持:九翱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