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介 | 建筑艺术 | 文学 | 新闻 | 上苑艺考 | 艺术家专栏 | 驻馆艺术家 | 书讯 | 国际创作计划 | 艺术品市场 | 上苑人物 | 艺术批评
文章搜索:
标题 作者 内容
只能搜索中文、英文、数字,不得搜索符号!
新闻 > 新闻头条
“自然是什么意思”研讨会在北京上苑艺术馆举行

[2011-6-23 13:16:11]


“自然是什么意思”研讨会在北京上苑艺术馆举行
 
 
 
   2011年6月22日下午,由上苑艺术馆、《零点》杂志合作举办的“自然是什么意思”圆桌研讨会在北京上苑艺术馆举行,诗人蓝蓝、程小蓓、梦亦非与艺术家吴允铁、于建荣、灵雨、唐棣、耶苏、刘玉涛、王嘉、高强、汤宇等出席了研讨论会,就“自然”一词进行了探讨。
 
   艺术家吴允铁在发言中说:
 
  现代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巨大的白蚁穴,这个蚁穴以钢筋和水泥为材料不断的向外扩展。而所处在当中的人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未像今天的城市这样稠密,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从未像今天这样的疏离。在现代社会里,不仅城市的建筑是被规范的,包括人的行为都是被规范,这种规范的约束并不是来源于法律法规,而是来自这个时代的科技理性精神,效率,物质成了一切事物的中心。在这个时代,人视野里的一切事物,都要以这样的规则运行。
  我几乎已经忘了当时为什么会为一切冠于“现代”的事物喝彩。这种“现代”、 “进步”的逻辑发展到极致,便是突显荒谬,原以为是自由的掌控了这个时代,结果还是由这个时代来掌控我们。我们被要求随时改变思维,承认时代是越来越快的更替,于是在我们疲于应付的时候,我们甚至失去原来我们不曾失去的。除了物质追求,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还有其他什么东西是值得争取的。而科学的进步却抛出一个又一个课题,使得传统的人文价值观面临崩溃的挑战。科技理性所主导的标准化、统一性、整体性,机器一样的存在方式,让人从心理到肉体经受极大的考验。但实际上,人在生理机能上的进化未必能跟的上人类思维的雄心。生活的困境和价值观的大混乱让现代的人,不得不重新面对生存的疑惑。
  在面临这些由现代化所引发的种种副作用,而办法又一时不能解决的时候,便很容易产生对过去的社会形态的怀念。这种怀旧心理的产生,其实是一种心理补偿的要求,源于现实存在的失去;也是一种寻根的情结,在精神上重温先祖故梦。毕竟在农业文明中,那种缓慢、平和的生存状态,是在现代社会生存压力中挣扎的现代人所缺失的。那时的人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去改变自然的生态,自然世界按照自身的规律和人平衡的共处。
  现实并不像一辆车可以停下来往回走。但经过工业革命的自然生态已经无法和急剧膨胀的人口消耗重新达到一种平衡。而被消费文化挑起的欲望,除非路走到尽头,否则也是无法平息的。于是如同在一条狭长、挤满人的通道中,人的选择只能是往前,历史没有回头路。而最终的重返自然的心理需求,只能求助于虚拟的心理安慰。在这方面,电视、图片、网络游戏一直提供一种人仍然与自然共生的错觉。而人社会性的丧失,也因虚拟网络的产生而得到弥补,这种不在于具体的人际交往,而是在一种虚拟的想象中,在这虚拟的空间中,人们不在因为生存空间的压力而彼此显得面目可憎,而重新现出人内心渴望的温情和在现实已经破灭的和谐。但这只是假象。
  而艺术对于自然的理解,则不愿只是停留在这样一个假象中。艺术希望更进一步的去表达这之间的矛盾和困境,甚至想当然的解决方案。在诸多表达自然的作品中,大概可以有这样三类方式。
第一类作品通过直接的呈现这种被工业文明破坏的自然,包括人在这种自然被破坏之后的心理状态,或者人在在现代城市中的彷徨无所归属的困境,这些描述实际上表明的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态度,从这方面看更象是一种控诉。
  另一类作品,则是以无意义的、人工的、徒劳的创作方式直接质疑效率、物质的科技理性标准。这种类似于农耕时代的工作模式,使作品产生一种禅宗式的机智或空无,重归于一种比较整体的人生体验和自然的相处方式。这种已被现代社会遗弃的生存模式,无疑给艺术家在创作中提供一种和工业文明不同的视野。这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异质抗衡。
  最后一类作品,则是重新把被理性主义清除的原始的,想象的,如神话、童话这些早期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想象。(而这些在人类早期产生的文本无一不是来自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重新和工业文明中的科技理性成分结合。这使得现代科技文明显示出更多的人性温情。这种带有重塑现代文明的企图,也试图清洗现代文明中被异化的文化特质,让现代文明重归人文关怀。也唤醒了前工业时代残留在现代人身上留下种种的记忆,实际上是在理性、效率和人性两者之间的裂缝中建立一道桥梁。而这样的方式具备产生一种新人文的价值观的可能性。
  但艺术上的这些表达也只是一种徒劳的挣扎,看上去似乎是那么一回事,你如要深究的话,恐怕你也会失望。也许,我们心中的那个自然已经消失,现在剩下的只是我们关于自然的记忆。这种自然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一种安抚人类灵魂的言语,是面对人生的虚无的一种慰藉。
 
 
诗人蓝蓝在发言中认为:
 
  人存在于具体的关系中。相信这句话不会有人质疑。然而,自文艺复兴以来,在这个由万事万物组成的世界上,在地球这颗古老的星球上,在各类物种中早已习惯高高在上的人类,将“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作为他们可笑又自大的优越感一厢情愿的基础,并且不择手段地为人类的私利毁灭和消耗着各种生物、矿物,以及养育他们的大自然的一切。人们在这样做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属于宇宙的一部分。他们在毁灭别的物种和破坏环境的时候,同样也是在为自己挖掘着坟墓。人们忘记了,他们的存在恰恰是通过与万物的联系、通过自己的身体感知世界的一切而确立的。一旦构成这种关系的对象不复存在,那么人类的末日也就到来了。
  当婴儿借助母亲的眼睛或者一面镜子开始对自己第一次惊讶的认知,那么,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他完全要靠周围的人和事物来确立一个心灵的自我。这是他生命的大厦,是他的灵魂得以形成的全部材料。一旦这些材料被抽走,消失,那他还会剩下一些什么呢?这绝对不仅仅是关于环境保护的套话,我们应明确认识到,这首先就是人类心灵的危机。相对于早晨报纸上刊登的一篇抽象而空洞的社会新闻,一夜之间在我们窗前伐倒一排高大粗壮、绿叶婆娑的白杨树对我们更能构成一个重大的事件,我们似乎感到心灵被掠夺去了它遮挡风雨的庇护,使它暴露在虚无不断扩大的威胁之下,更使人感到失去了一部分在古老岁月里养育了人类伟大精神的事物,连同它们教育人类朝向改善人性的最温和的努力。
  在今天,这样的境况已经举目皆是。人们生活的空间,已经没有了清清的溪水、茂密的灌木丛、蜂蝶飞舞的草地和干净的天空。这一切的失去,昭示着人们失去了与他们内心相互呼唤、相互映照的事物,失去了人与世界更为广泛的联系,失去了唤醒人们更为细微的对事物的敏感和想象力,同样地,也更多地失去了理解我们自身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本雅明在阐述古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曾说:“靠宇宙力量而生存的人们才能拥有地球。古人完全沉浸在一种宇宙体验中,而后来人却对此几乎毫无体会。最能区分古人与现代人的,莫过于此。”
  在那些具有罕见洞察力的人们那里,关注事物也就是关注心灵,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有多么伟大和丰富,他的精神就有多么伟大和丰富,他体察到的世界有多么广阔,他的内心就有多么广阔。而人们对大自然疯狂的开发和不计后果的破坏,全部源于人类没有限度的贪欲。这一情形导致的后果不仅仅是整个生态的毁灭,也会导致他们忘却爱、责任以及与他人的情感联系,最终被虚无所吞噬。这样的孤独——或曰自我隔离,同样地也把其他人冷漠地弃绝到了心灵之外,它的危险在于——它本身就是——为奴役其他人、践踏其他事物、为普遍的不公正、为压迫欺诈提供了一个基础。或许,我们应该从关注“无用之物”做起,从关注一棵草、一条小河做起,重新思索人是怎样确立自己的存在,人是怎样与其他人和事物建立起联系的,人应该和必须怎样维持这样的联系——就从现在开始。
 
于建荣从无为而活的角度阐述了他的自然观:
 
  来自日本的侘寂(Wabi-Sabi)精神,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美学,“侘寂”源自佛法(小乘)中的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盘寂静),尤其是无常。这是一种残缺之美。它作为重要的美学理念形成于日本中世时代。这是我们所能认为的日本传统文化中最显目, 也最标志着日本文化特征的哲学。它在日本所具备的美学价值如同古希腊完美主义在欧洲的美学价值。
广义上,侘寂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形式, 狭义上,它是一种特别的审美概念。“侘”,意指困顿,但安于贫穷。字面上是“人”加上“宅”,人找到身心安顿的归依。
   “寂”,意指寂静,孤独,但精神上喜悅自足。
侘寂的生活美学,是放弃速度、效率;转向缓慢、适合人的节奏与步履;   
放弃过度依赖物质与科技;转向手工、简朴与自然                                           
放弃机器大量制造的一次性消费商品;转向手作的、投注时间与心力的用品
欣賞天然材質的陶器、木器、铁器与布帛;远离合成与塑胶的制品。           
生活重心从不确定的未來目标,转向真实的当下。                                           
顺势简约,在变化的世界中看見静止,从而照見自己生命的核心。               
生活何其寻常、何其重复,新意不再。                                                                
普鲁斯特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探访新世界,而在拥有新视野。”    
我们眼睛所见,常囿於三度空间的实体, 看似不著痕迹的时间,其实常常給人惊喜。
日本人试过了尽可能地运用所有智慧和技术对自然进行控制. 但是对于季节, 他们几乎是无能为力的. 热而潮的夏季, 冷而干的冬季, 平均每三天下一次雨, 除了在初夏的雨季, 世界沉沦在稠密的潮湿的雨烟里长达6到8个星期. 当地震, 火山爆发, 台风, 洪水, 火灾和涨潮不宣而来的时候, 他们总有些措手不及. 日本人不太信任自然, 但又不停从自然中获取教训. 有3条从繁多的经验中归纳出来的重要的教训, 归并成了侘寂Wabi-sabi所蕴含的信息.
所有事物是短暂易逝的
所有事物都不是完美的
所有事物都是不完整的
 
最后,梦亦非就“自然”一词进行了一些廓清,他认为:
 
  自然有几层意思:第一层,道法自然的自然指的是宇宙规律,对它的洞彻与顺应即是智慧;第二层:大自然,也就是山川河流动物植物气象地理;第三层:随其自然的自然,也即是事物发展的势。大自然被认为是第一自然;城市等人类集中生活的区域被认为是第二自然;文本中的自然是第三自然。我们对自然的不同看法与态度,决定进入我们文本中的自然是什么模样,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一道变化,而不是将自然作为人的对应物去处理。就自然文学、土地伦理等,梦亦非展开了论述。
  研讨会结束之后,由《零点》杂志提供了冷餐啤酒晚宴,三十余位艺术家们尽情地畅饮到了深夜。
 
 

查看5589次

上一篇
陈学刚《升》之飞起来的石头
上苑艺术馆2011年6月12日《在野外》艺术活动-图片集锦
北京上苑艺术馆6月12日大型艺术活动:《在野外》展讯
法国艺术家Ludwika大型装置作品在上苑艺术馆开工
上苑驻馆艺术家代化张沁周日升&美国艺术家交换驻馆创作计划
下一篇
黄文亚《烟云》
蔡小小“小小居住计划”开幕
舞蹈排练厅7月2日下午三点蓬莱舞团原创舞剧《木条箱》首演
刘斌《在野外》
波兰艺术家Ludwika在上苑艺术馆创作的装置作品已接近完工
版权©上苑艺术馆
技术支持:九翱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