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顿(孙运春)中国广州,架上绘画
[2014-12-20 18:07:22]
毛顿(孙运春)中国广州,架上绘画
1963生于成都,198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文学士。2007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高级进修班。2010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结业。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现生活和居住在广州。2008年作品参加广东第三届当代油画艺术展。2009年作品参加“当代与融合”广美油画联展。2010年作品参加广东第四届当代油画艺术展。2012年作品参加“庭再现”3人展。2013年作品参加“平立行四人艺术展” 。2014年“广东第五届当代油画艺术展”;
感动,源自内心深处过往的独语
面对自然生灵无言的感动,源自内心深处过往的独语,直面当下社会情境和文化问题的思考。现实、对于艺术家来说,永远是他们移情的工具和对象,通过所创造的虚幻的空间传递出来的则是自我隐秘的内心世界。
“境像”系列所引发的一种普遍状态源于艺术家对事物特定心理状态的捕捉,在这里,鲨鱼、鲸鱼统领整个画面,获得史诗般的表现。探求那些凝聚巨大能量,历经千万年进化得以处在生物链中顶级的物种在消亡的持续威胁下的生存状态以及与人类的共存关系。其间片断着落的场景来自梦呓,伴随着时空转变,曾经经历的丶触手可探的一切,都变成记忆里的空洞,眼前的一切竟然透着永无止境的恐惧和愁绪,似乎找不到一种语言去传达,只能压抑着这情愫,寻觅自己的立足点及活着的真谛,亦开始质疑自己生存的价值和其意义性,进而追寻内在静境。
艺术家通过绘画这一过程重新解构人与动物之间的秩序与行为模式和情感架构,对场景进行陌生化处理,空中漂浮的黄人,仿佛时间已凝固,大片灰白致远的天空,与来自平静水下潜藏的大口引发的直接张力,却并未因画面忪动的写意笔法被消解,反而带来无所适从的窘迫感。这些看似在假设的想像里所产生的作品,以一种独特的美感,虚实参半地叙述艺术家认知的世界,塑造绘画的崇高,由此触碰到真实的自我,并为当代艺术提供探寻与回应。
“37度”通过一系列的窥视,揭示出艺术家性格中对复杂天性的解读。作品目的并非只是呈现一种简单的图式。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图式的可读意义和丰富而可辨识的精神指向性。人在生命周期中特别是青春期的炽热与迷狂、无奈与迷茫,将生命的爆发与消耗呈现在我们面前,在一片空虚中生发出对生命的无限依恋。艺术家的无意识层面带有某种深刻而且赤裸表达的趣味,特殊的身体征候极具直接,迷离而又张合的动作图式彰显着女性的性别意识,在片断快感的迷恋中释放生命的正能量。事实上,画布上被表现的图像并非一味引发生物性的感触,看上去洋溢着活力的光泽,艺术家更关注人体作为欲望符号的表述。造型上,支撑画面的色阶微妙似乎压缩到极致,视觉的模糊朦胧被刻意保持了一个延续的过程,别具一种绘画性。在当下自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毛顿的内心总是蕴含着一丝陌名的微笑,支持他保持一份知性而遁世的和蔼态度。他能洞悉自我存在的微妙感受,也许对艺术家及作品的理解需要某种会意的对话场所,并给予一种具时间性的信任及观注。
查看4494次
|